天气预报:

工作动态

中国科协智惠行动助推 河湖科考结缘丰台启程

时间:2022-09-09


9月8日,由丰台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牵头组织,我会科普宣传与活动部和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生物组通过视频方式,就实施“丰台区水生态环境科学与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进行了首次会晤和研讨。该项目获得了中国科协2022年文明实践科技志愿服务智惠行动支持,成为“智惠行动·百会百县乡村行” 100个项目中的一员。

“丰台区水生态环境科学与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简称丰台项目),基于我会创建的科普品牌活动——青少年北京河湖科考环境教育系列公益活动(简称河湖科考)5年来取得的成果再创新并推出。河湖科考落地丰台,得益于该区拥有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价值。丰台区是北京市城六区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境内河流众多,43条河道分属永定河、北运河、大清河等3个水系(全市有5大水系),总长度超过200公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永定河,在这里留下了一批著名的文化历史遗迹,如举世闻名的卢沟桥,以及莲花池公园、金中都城垣、金中都水关遗址、历史名城宛平城等。经过努力,2018年以来先后有园博湖、晓月湖、水衙沟等8处河湖入选北京市优美河湖。在这里,历史遗迹与自然美景相映成趣、和谐相融,提供了极好的科普资源,成就了众多客观真实、取材方便、意义深远的科普场地。这些基础和优势促成了该项目作为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类活动的成功入选。

当前正值丰台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关键时期,沿永定河将连接园博湖、宛平湖、晓月湖打造“一带三节点”的滨河森林景观带,与二十多年前生态系统退化、河道干涸断流、水污染严重的永定河形成鲜明对比。如今,曾被誉为著名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因横跨永定河而拥有的“一天三月”自然奇观,消失了长达二十年之后得以重现;从循环管线而来的非“活”水,到如今因生态补水而奔涌入海“活”起来,永定河恢复为“流动的河”不再是梦想……这样的巨变,为科普实践活动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围绕“素养导向”进行项目化学习设计,成为中小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新知、增长能力、开阔视野的极好教材。

科普宣传与活动部将会同丰台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生物组,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资深的专家资源、成熟的活动经验,在丰台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联合河西地区以生物学科为主的多学科教师们一起,根据项目化学习要求,编制与学科课程内容紧密衔接的《科考指引》,重点完成永定河晓月湖段、莲花池两处科考实践活动,为促进“双减”政策落地实施提供示范案例和优质实践课程内容。同时,期待支持河西地区的中小学校,在深化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过程中,组织开展工作坊教师培训,助力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在高质量的科技体验、深度学习、科技创新竞赛等活动中探索合作模式并取得实效。

丰台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任克若副主任主持了首次会晤研讨会,崔颖、董卅姝两位教研员介绍了新课标要求及学科发展愿景,孙进秘书长详细介绍了河湖科考活动发展历程及实施丰台项目的思路,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学校、北京市第十八中学、人大附中丰台学校和北京市第十中学等5所学校的生物学科教师们参加了交流研讨。三方一致认为,基于河湖科考已取得成果,探索建立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合作模式具有深远意义,期待打造具有示范效用和广泛影响力的丰台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名片,鼓励更多学校和更多学科教师参与,让更多学生受益。

此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普部陈永梅主任,中国水利学会李贵宝教授,我会环境教育分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冯成洪教授给予了丰台项目积极关注。
 

青少年北京河湖科考环境教育系列公益活动

这是由本会于2018年发起的适合中小学生参与的一项体验式、开放性的科学与社会实践活动。其立意将青少年带到真实世界的河湖课堂,把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从课堂或讲座的传统方式,转换到自然课堂中,有机融合河湖相关的水环境科学、水利、水土保持、水生动植物、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等多科学知识,带领青少年身临河湖实景,通过项目式学习方式,深入了解极度缺水条件下的城市水生态环境状况,以及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依存的深刻渊源,引导他们思考作为城市未来建设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并提升所应具备的环境科学素养。

5年来,涉足城近郊区4个水系,组织科考活动91场次,其中户外科考48次,开展了中美高中学生交流活动1次;研发编制了《科考指引》15册,小课题研究成果近30个,公众号发表推文超过200篇。科普短片《河湖科考,不一样的“玩水”新姿态》获得在北京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科普作品”杰出科普成果奖;经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推荐,代表北京市参选生态环境部2021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十佳公众参与候选案例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