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年度报告

2018年度工作总结及2019年度工作要点

时间:2018-12-28

一、2018年工作总结

根据市科协工作要求,学会按照理事会确定的工作目标,会同广大会员,在组织建设、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对外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

(一)强调党建小组的领导作用,把握学会工作发展方向。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学会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市科协指导下,学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注重“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结合学会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小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审核把关学会做出的重大决定或举办的重大活动,强调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对学会发展的指导作用;注重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计划、总结、调研和建议,积极发挥学会在环境科研、环保管理中的行业组织作用。

(二)完成理事会换届选举,谋划工作新格局。

经过近半年的认真筹备,总结完成了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情况工作报告,完成了对《北京环境科学学会章程》的修改,对10项内部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提出了第七届理事会理事、监事会监事的组成方案、候选人推选方案,以及理事会、监事会负责人和党建工作小组成员建议名单;对原有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名册进行了梳理,同时积极招募新会员。经过第六届六次理事会审议通过,市民政局、市科协批准,第七届会员大会于6月28日如期举行,审议通过了3个工作报告、修改后的《北京环境科学学会章程》,投票通过了《 北京环境科学学会会费管理办法》,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由21名理事组成的理事会、3名监事组成的监事会;同时,审议通过了学会法人做出变更。

随后召开了七届一次理事会会议和第七届一次监事会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第七届理事会和监事会负责人。姜林理事当选为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谢绍东、李广贺、岳涛、魏丽、高艳丽、杨勇、代琳琳等7名理事当选为副理事长,孙进理事当选为秘书长;王金生监事当选为第七届监事会监事长。姜林理事长代表新一届理事会,提出了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思路以及主要任务,着重介绍了新一届理事会总体工作思路及下一阶段主要任务,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根据新时代首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新途径、新领域,积极谋划未来四年学会发展新格局,号召全体会员为争创我市一流科技社团努力工作。

(三)做好青年人才举荐,增强学会吸引力。

做好青年人才的举荐一直是学会的重点工作领域,今年着重抓好了2项工作:

一是会同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团委联合举办了第十七届首都环保青年学术演讲比赛,围绕“推进污染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主题,来自13个单位的36名来自一线的青年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参加了角逐。4名优秀选手被推荐参加第十九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复赛,王敏同志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这是学会为青年人多方位展示风采、抒发情怀、沟通交流提供的机会和舞台。

二是积极向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推荐优秀人才。2018年举荐了北京市环科院大气所黄玉虎副所长,一年来取得了满意的培养成果:推进标准修订工作,所承担的《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GB 20950-2007)和《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GB 20951-2007)通过了技术审查;积极进行学术交流,牵头举办了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之“扬尘污染监测与治理技术分会场”,担任主席,并做题为《北京市扬尘源排放特征与治理经验》的主旨报告;参加了“第二届京津冀生态环境一体化绿色发展论坛”,做了题为《国内外储油库VOCs排放标准比较》的学术报告;参加了“生态城市-智慧雄安建设研讨会”,做了题为《雄安新区城市建设中扬尘与油气VOCs污染防治对策建议》的学术报告;受邀参加“中国码头油气回收技术研讨会暨展览会”,并做了题为《〈储油库大气污染排放标准〉修订进展》的报告。同时,通过了正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培养了一名硕士研究生,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今年6月份顺利毕业。目前,已为该同志制订了2019年培养计划,期待取得更进一步的职业发展前景。

此外,我会推荐的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刘保献副主任入选2019-2021年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正在制订第一年的培养计划。学会期待借助国家和北京市的各种平台,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和环境管理者的脱颖提供机会,搭建舞台,为学会聚集起一批青年人才,打造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青年学术活动品牌。

(四)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转化,扩大行业影响力。

围绕环境科研、环保管理、公众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共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内容涉及当今热门话题“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绿色发展”等公众关心的土壤修复、黑臭水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领域。

每年一度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是环保科技界的一次盛会。2018年科学技术年会主题为“助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2500余位中外专家学者、环保管理工作者、企业家代表参会交流学术进展,探讨科技创新,展示绿色技术,共商科技合作,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我会多位专家、学者在本届年会上,紧密围绕国家环保中心工作和环境科技前沿,在各自领域与同行们进行了交流和研讨。理事长会员单位北京市环科院石爱军教授级高工,在大气环境管理与污染治理创新技术分会场,做了《餐饮业污染物排放特征及纺织技术》的主题发言;北京市环科院黄玉虎副研究员做了《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储库VOCs排放标准比较》的主题发言。副理事长李广贺教授,担任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分会场主席,并做了《场地土壤污染防治科技研发重点》的主题发言;学会理事、北京工业大学陈莎教授,在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分会场,做了《京津冀典型城市PM2.5污染及其人体健康与经济损失分析》的主题发言;学会监事、北京科技大学汪群慧教授,在固体废物管理与污染治理创新技术分会场,做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脱毒脱氯技术及研究进展》的主题发言。我会黄玉虎副研究员,开设并组织了扬尘污染监测与治理技术分会场,邀请到了该领域有关专家和学者就扬尘污染控制监测与治理技术、排放标准、排放清单等研究方向的工作进展和成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作为北京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联合体核心成员单位,我会联合承办了多次学术交流活动,主要有2018年第二届京津冀生态环境一体化绿色发展论坛,2018年生态城市-智慧雄安学术交流研讨会,河道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丰台区小清河、葆李沟水环境治理项目)的参观考察活动。不同领域的学术活动丰富活跃了学术思想,为会员们共同探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创造了机会,开阔了眼界和视野,深受科技人员喜爱。

土壤修复专业分会是学会目前唯一的专业委员会,会同有关会员单位开展了大量工作。《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颁布了以来,如何建立健全基于风险的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技术体系已成为当前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焦点。为了推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中的应用,作为技术支持单位,9月初参与举办“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研讨会”暨“第七届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风险评估技术(HERA)讲座”。姜林理事长作为特邀嘉宾,做了题为《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关键技术问题探索》的学术报告。

2018年主要学术活动

1、举办第十七届首都环保青年学术演讲比赛

2、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8年科学技术年会扬尘污染监测与治理技术分会场

3、多位理事或会员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8年科学技术年会不同分会场做专题学术报告

4、联合承办“第二届京津冀生态环境一体化绿色发展论坛”

5、联合举办“生态城市-智慧雄安”学术研讨会

6支持举办第七届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风险评估技术HERA讲座

(五)启动河湖科考系列公益活动,打造科普活动新品牌。

学会在打造科普活动品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2018年推出为期4年的《青少年北京河湖科普考察系列环境教育公益活动》(以下简称“河湖科考”),目前已完成对玉泉水系的科普考察,活动受众包括中小学生、大学生志愿者、环保系统一线青年团员志愿者、家长志愿者,参加活动人数累计近千人,公众号累计原创发文近200篇,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这是一项针对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青少年开展的环境教育系列考察公益活动,也是结合了当前生态环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科学素养实践活动,将青少年放到亟待改善的客观现实环境中,带领他们探究城市生命之源,厘清城市发展与水环境之间的依存联系,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深刻影响,从发现问题、探究方法开始,逐步认识自身在城市未来发展中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有意识将自己培养成对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创新人才。

河湖科考是我会科普工作的一次创新尝试,让青少年置身于城市生命之源的河流湖泊现实场景中,极为生动的科学实践和环境教育课堂,可以让他们亲身感受河湖水体之美,切实体验城市发展之痛,深刻反思城市未来发展之路,直观了解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在他们心中埋下生态文明的希望火种,帮助他们提高科学素质,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

同时,在世界水日、地球日活动周、“六五”环境日、科技月期间,学会与市科协有关社团联合举办户内外各种科普活动,积极促进环保知识科普化。

2018年主要科普活动

1、河湖科考首期培训会

2、玉泉水系北长河科考

3、玉泉水系昆明湖科考

4、玉泉水系南长河科考

5、玉泉水系什刹海科考

6、玉泉水系通惠河科考

7、玉泉水系首期科考成果总结分享会

8、第22个“世界水日”科普宣传活动

9、第49个“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

10、玉泉水系暑假深度科考之昆明湖-白浮泉科考

11、玉泉水系暑假深度科考之北旱河科考

12、玉泉水系暑假公益讲座---如何留住北京的雨水?

13、玉泉水系暑假公益讲座---浅谈北京河湖生态环保知识

14、玉泉水系暑假公益讲座---行走通惠河

15、玉泉水系科普读物编写研讨会5次

16、河湖科考第二期培训会

17、玉泉水系北护城河

18、玉泉水系北海科考

19、玉泉水系筒子河-菖蒲河科考

20、玉泉水系紫禁城内金水河科考

21、玉泉水系陶然亭湖科考

22、玉泉水系龙潭湖科考

23、排水科普馆和高碑店再生水厂参观

24、玉泉水系暑假公益讲座---如何汇报科考成果?

25、玉泉水系第二期科考成果总结分享会

(六) 接受社团组织评估,抓住成长新机遇。

我会为本市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3A社团(2012年),根据市民政局有关要求,今年申请开展了新一轮评估工作,力争向4A社团方向迈进。这是一项以规范社会团体章程为核心,以健全组织结构为重点,以完善规章制度为手段,以增强服务功能为目标,帮助社会组织成长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主要力量的重要举措。作为社会组织,我会抓住这一机遇,对自身建设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对照检查,总结成绩经验,查找问题不足,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优、以评促创、以评促发展的目的。

12月中旬评估组专家对我会进行了现场核查,对学会的基础性工作和日常管理规范化给予了充分肯定,梳理并总结了我会长期与华北其他四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保持密切交流与合作、注重青年人才举荐、积极创新科普品牌活动、发挥优势开拓市场服务新领域等亮点工作,对今后进一步增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将规范化建设融入各项工作、信息化建设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指导学会工作更加有序地稳步推进,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树立学会的良好社会形象。

(七)加强学会组织建设,提升服务会员的综合能力。

始终牢固树立以科技工作者为本的思想,用真心、真情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发挥他们的作用,实现他们的价值,这是学会有所作为和有所发展的根本所在。

一是积极组织或推荐优秀人才参加评奖、表彰活动。推荐优秀人才参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北京市科协、政府其他部门、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术委员会、本会和市生态环境局团委的表彰和评比活动。

2018年来科技人员及学会受表彰情况-年度表彰单位表彰项目受奖人数

2018北京环境科学学会第十七届首都环保青年演讲比赛18人

北京市科协第十九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1人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一届青年科学家奖2人

二是坚持人民团体民主办会原则,促进依照《北京环境科学学会章程》规范开展工作。学会定期召开理事会,审议学会年度工作总结、财务收支情况、下一年度工作设想等。重要选举和决策均通过民主程序产生。

三是严格执行管理规则,推动组织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根据形势要求,及时补充修订内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北京环境科学学会有关管理规定一览表

1、学会章程

2、内部机构设置及职责

3、分支机构管理办法

4、印章和法人登记证书使用和管理办法

5、工作人员聘用、培训、考核、薪酬管理暂行办法

6、财务管理规定   

7、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8、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9、会员管理及会费收取办法

10、志愿者管理办法

11、档案管理办法

12、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管理办法

13、关于重大事项报告的若干规定

14、专职工作人员考核、奖励、惩戒的管理规定

15、捐赠资金接收使用及信息公开管理办法

16、民主决策制度

17、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18、理事会工作制度

19、监事会工作制度

20、财务管理制度

21、捐赠使用公示制度

22、考核评价制度

23、办公及安全管理制度

四是按照《会计法》相关会计制度要求,依法组织年度财务核算,按时进行税务申报并照章纳税。聘请会计事务所对环境学会上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同时在第六届理事会换届之际,开展了换届财务审计和法人离任财务审计。

五是第七届理事会为全体会员颁发了经过精心设计的会员证,每一位会员都享有在学会内的专有登记号,依此可作为北京环境科学学会会员身份的唯一证明。新一届理事会将积极招募新会员,拓展新领域,带领全体会员在新时代背景下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书写学会发展历史上一段值得记忆的篇章。

二、2019年工作要点

新时期社团组织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会清醒地意识到工作中存在着不足和差距,同时受学会专职工作人员所限,发展观念、工作手段和服务能力需要提高到一个更高层次上来。学会本着“真创新、求发展、多合作、重服务”的十二字方针,狠下功夫,不断扩大学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一)主要工作思路

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和自身建设,整合优化发展环境,积极落实学会改革重点任务;突出学术专业属性和专家学者优势,建立服务于创新和市场需求的专业委员会和工作联盟,积极发挥科技社团行业组织作用和影响力;挖掘品牌活动优势和潜力,为青年人才成长谋划发展空间;结合社会关注点,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突出一体化绿色发展;明确秘书处工作职责与分工,创新组织机构建设思路;实行会员分级管理,为广大会员提供贴心服务;实施符合新时期特点的科普传播和环境教育,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为建设美丽北京做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任务

1、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学会自身建设一直是年度重点工作,根据新修订的章程,明确秘书处工作职责,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逐步建立或完善会员及分支机构管理部、学术部、科普活动部及财务部等职能部门,通过筹措经费、整合会员单位资源、共建等多种形式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积极履职履责。

2、建立和完善专业委员会。学会已经建有土壤修复分会、青年工作部,在集合专业领域科技人才、发挥专家优势服务社会、青年人才托举与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根据学会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的专业特点、人员组成,计划条件成熟时筹建大气环境管理、水环境管理、固体废物管理、生态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教育等专业委员会或工作联盟,整合各方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符合促进更广范围、更深程度的合作。

3、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与合作。借助北京市、行业、区域以及国家等多层次平台,组织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与合作,增强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些平台包括:科博会和京交会的两届联席会议高峰论坛和国际友好论坛城市分论坛、市科协科活动技月、雄安新区生态修复及环境治理论坛、华北五省市学术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等,切中环保科研、环境管理、公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通过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邀请、优秀论文征集等不同渠道,组织开办高端论坛或分会场,在多领域的学术活动中丰富活跃学术思想,开阔了科技人员及会员单位的眼界和视野。

4、建立专家智库。当今环境形势的发展及管理需求,使得环境科学的社会学科属性凸显出来,构建一个符合实际需求、运行高效、掷地有声的专家智库,是推进学术研究的开拓创新、科技成果的评价推广、环境污染的第三方治理、环境教育的推陈出新、科普宣传的与时俱进的进程中极为关键环节,是学会建立学术权威性、行业影响力、创新驱动力的有力保证。

5、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我会与中关村天河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天合转促中心)签署“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共建协议,并向中关村天合转促中心推荐环保科技成果7项、T-CAM评价师15名。2018年年底已接到该中心转来的4项石家庄企业精准对接项目,将继续深入了解4家企业服务需求,做好对接工作,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同时,希望通过我会的第三方环境服务平台,挖掘提供第三方环境服务的单位资源和人员优势,积极开展环境保护领域成果评价和转化工作,为学会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有益探索。

6、做好青年人才的托举与培养。重点抓好2018-2020年度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入选人市环科院大气所副所长黄玉虎研究员,以及2019-2021年度入选人市环保监测中心刘保献副主任的培养计划实施工作,举办首届环境领域未来科学家论坛,积极探索对科技人才职业生涯早期扶持的有效路径。

同时,借助本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人才奖励评选体系、专业学术交流等多个渠道,包括 “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北京青年优秀工程师”、“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北京市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北京市青年学术演讲比赛”;“华北五省市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华北五省市青年学术争鸣论坛”;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设置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环保科学与技术创新应用示范项目”、“环保优秀论文奖”、“《中国环境科学》优秀论文奖”、青年科学家专场主题报告会等,由青年工作部牵头,从青年学术演讲比赛、青年学术论坛、青年志愿者行动等各种活动中选拔佼佼者,建立青年人才储备库,制订《青年人才托举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对科技人才职业生涯早期扶持的有效路径,为青年人才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为学会积极投入科技创新、科技驱动的提供储备。

7、开展前瞻性课题研究。学会与市区两级环境管理部门、在京科研院校、环保企业以及环保社团等多个单位有良好的合作基础,长期组织各类活动,制订学会专项资助项目管理制度,开展前瞻性课题研究,共同推动首都环境科学学术研究的发展,为城乡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目前准备资助两个研究项目是:《基于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目标下北京城市河流水生态健康战略目标研究》、《适应新时期北京市生态环境管理及环境污染治理的第三方环境服务供给研究》。

8、构建第三方环境公共服务平台。环保部就加快推进和规范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提出了16条实施意见,指出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可委托专业机构对第三方治理单位的污染治理效果进行评估。我会具有多个领域专业技术和专家团队优势,结合我市正在全力推进的排污许可证发放与监管的工作契机,切实发挥学会的行业纽带作用,探索构建生态环境管理及环境污染治理的第三方环境服务平台,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研究和制定评估标准;吸纳技术力量较强、内部管理规范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环境服务类企业成为会员单位,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和案例分析,组织开展技术咨询、绩效评估等,建立和培育首都生态环境管理及环境污染治理的第三方环境服务市场,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工作机制,提高行业的整体服务意识和能力。

9、继续开展北京青少年河湖科普考察系列公益活动。结合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继续开展青少年北京河湖科普考察系列公益活动(以下简称河湖科考),积极落实《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北京的资源缺乏尤其表现在水资源上,针对青少年进行长达4年的对城市生命之源的河湖科考活动,通过对现状的考察和探究,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城市环保公共事务,切实意识到自身责任。目前正在申请玉泉水系科考第二期活动经费,整理首期科考成果,编辑科考读物,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拟成立环境教育专委会,联合有关专业教育机构,开发科学实践课堂及指引、视频课程等,在探索和推动环境教育和环境治理公众参与有效模式的同时,将生态文明素养观的逐步养成落到实处。

10、加强京津冀及华北地区的交流与合作。首次举办的“生态城市-智慧雄安”学术研讨会为京津冀三地紧密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了经验。同时,2019年将举办的华北五省市环境科学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受主办方河北环境科学学会邀请,我会将积极参与协办,藉此机会,为更好地服务于区域间环境科技工作者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为一体化绿色发展发挥更为有效的平台作用。